勤思考研官網(wǎng)

教育學考研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教育學考研-學碩 > 外國教育史

外國教育史——古代希伯來的教育

  古代希伯來的教育aq7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古代希伯來位于現(xiàn)在的西亞巴勒斯坦地區(qū),為現(xiàn)代猶太人祖先的居住地。希伯來人由以色列和猶太兩個部落組成。其歷史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從摩西帶領希伯來人逃離埃及(約公元前14世紀~前13世紀)到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亡于巴比倫;第二時期從公元前538年希伯來人返回家園至1世紀被羅馬帝國吞并。aq7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第一時期希伯來人的教育以家庭教育為主。父親既是家庭的祭司,又是子女的教師。教育內(nèi)容廣泛,有民族傳說、宗教信仰和祖先的訓誡。在摩西改革之后希伯來的家長制涂抹上了一定的民主色彩,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家庭教育中注重父子親情和說服感化。宗教在希伯來的歷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教育始終以神學為核心,所以家庭教育以培養(yǎng)宗教信仰為最重要的目標。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圣經(jīng)·舊約》,學習不重知識的傳授,而重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的陶冶,是道德的而非理性的訓練;文化知識的傳授是附帶進行的。兒童到一定年齡家長還對其進行職業(yè)技能的傳授。aq7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希伯來人淪為“巴比倫之囚”后仍恪守古老的宗教傳統(tǒng)。由于遠離耶路撒冷圣殿,希伯來人建立了猶太會堂,改個人祈禱為集體祈禱。猶太會堂開始時主要進行宗教活動,后來逐漸成為講授法律知識及《圣經(jīng)》的教育場所,與后來希伯來人的學校教育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aq7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第二時期希伯來人的教育已發(fā)展為學校教育。這一時期希伯來人返回家園,把猶太會堂也遷移到故土。兒童隨其父母到會堂聽講道及學習《圣經(jīng)》知識。隨著來聽講兒童人數(shù)和教務工作的增多,于是就在會堂外擴建房屋,設專人負責教學,形成了希伯來最早的學校。公元前2世紀左右,學校從猶太會堂中分離出來,形成較完備的教學制度。公元前1世紀希伯來人的學校已相當發(fā)達。當時每個村落設1所學校,由1位教師教25名以下的兒童。兒童人數(shù)達40名,則增助教1名;兒童滿50人,設2名教師。希伯來人認為,只有人人受教育才能成為上帝的真正信仰者,只有人人成為上帝的虔誠的信仰者民族才能免受衰亡的威脅。當時的教育是一種強迫教育,凡不受教育者就被放逐城外,每座城市都必須設立學校。但受教育者僅限于男性,女子仍在家中由母親教育學習宗教和家事,她們不是學校教育的對象。aq7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希伯來人在與希臘文化的頻繁接觸過程中力圖用閉塞的宗教思想反對希臘的世俗性文化,為了在文化斗爭中取勝,他們對簡單的教義予以充實提高,通過注疏《圣經(jīng)》來豐富教義。其中最著名的注疏是《米施那》和《基馬拉》。公元2世紀兩部注疏合為一書,稱為《塔木德》(意為“教學”),這些注疏成為希伯來兒童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男童一般6歲入初級學校,6~10歲間學習《圣經(jīng)》和簡單的讀寫算;10~15歲兒童主要學習《米施那》;15歲以上的兒童主要學習《基馬拉》,這相當于中等教育。中等教育以上還有培養(yǎng)僧侶的學校,主要傳授宗教理論和法律理論,訓練主持宗教活動的能力。這種學校納入高等教育的范疇。aq7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希伯來人把教育看作神圣的事業(yè),非常尊重教育工作者。教師被稱為“拉比”,他們有較高的宗教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博學多才,除從事教學工作外在社會上還充當宗教導師和法律顧問,成為社會上有威望的特殊人物。aq7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希伯來的教育以宗教為核心,孕育了基督教和基督教教育。鑒于基督教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希伯來教育的歷史意義不可低估。aq7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喜歡本文章的同學,還喜歡下列同類型的文章: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本網(wǎng)聲明: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quán)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quán)!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guolaoshi )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