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勤思教育企業(yè)頻道 > 學員心聲-往期經(jīng)驗-學員日記
2016屆勤思學員考入杭州師范大學(小學教育)研究生
本文源自學生投稿,為學生真實考研經(jīng)驗,勤思發(fā)布,轉(zhuǎn)載請申請。
我想做教師,定居杭州,學科教學需要本科本專業(yè),于是報考小學教育,并且小教也是杭師大招牌專業(yè),在杭州的就業(yè)率可以說是百分之百如果不挑學校的話。我就想考個高分,將來進復試容易選個好導師,于是我報了勤思的VIP班,最后總分405,專業(yè)第二名,很開心。
政治:想考高分就七八月份開始,因為熟悉內(nèi)容很重要,不需要背,但要熟悉,在腦子里明確一個時間軸,相當于一幅歷史的畫卷,精選擇題部分我認為做越多的題越好,不要去記答案,感受出題和答案的思路,你會慢慢有感覺,一定要思考,先學而后思。再接著時政很重要,現(xiàn)在的考題靈活且貼近現(xiàn)實,看時政的時候思路要聯(lián)系毛中特。最后是分析題,先看真題怎么答的,思路步驟很重要,尤其馬原你研究好了必然可以得分,因為就那幾個原理,后期一定要練,不要看到題逃避。
英語:老生常談,興趣很重要,就算沒有興趣,那一定要有信心,學到期望理論和自我效能感你就會明白的。其實打基礎,我的學習方法是背單詞不要當作一項任務,而是要融入生活,我把單詞書放在畫架上,看書累了站起來翻一下單詞書,邊吃水果翻一下單詞書,總之利用各種碎片時間,并且一定要復習前一天的,遵循記憶規(guī)律。第三、閱讀。一開始要克服你的挫敗心理,始終堅信你會答對五題,如果你的目標是4題也沒有關系。我個人認為閱讀的核心是一個“思”字,我在政治選擇題中也提到,一篇文章做完,不僅要搞懂為什么錯,更要搞懂它為什么這么出,就像開鎖的鑰匙,你要找到那個鑰匙,再一個關鍵點就是主旨,在某些問題模糊不清的時候根據(jù)主旨來判斷。如果長難句閱讀有困難的,建議專門去練一練,多看,我自己這部分沒有練,因為本身對英語感興趣也有閱讀英語原著。我還是強調(diào)興趣,如果沒有興趣就從成就感中彌補,當你做對5題閱讀你不喜歡也會喜歡了。第四、作文,有時間就平時積累,每星期寫一篇,沒有時間考前突擊也是可以的。不要死背,哪怕是好句也要經(jīng)過自己的加工和建構(gòu),不復制也不易遺忘。第五、完型,仍然是把握主旨。我想說考研完型并沒有太多考到語法,還是內(nèi)容占大多數(shù),所以不用害怕,把握主旨,知道文章在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你就能填對。
333教育綜合:重頭戲?qū)I(yè)課來了,分兩種情況,如果時間充分,建議保持好奇心地把課本看一遍,時間不充分進入第二步,先看大綱,然后目的性地看課本,此時已經(jīng)需要筆記,課本一遍結(jié)束,看勤思講義,理解結(jié)束進入背的階段,這是大方向。原理我建議必須要聽聽石老師的視頻,勤思的班應該都有,她講的原理非常好,因為自己看有點枯燥哦,她會舉例聯(lián)系到生活中,實際上這正是考試時需要的思維。原來理解了之后就會容易背,為了考高分,背還是需要的,能讓你答題更精準,更專業(yè)。中外教育史需要有時間軸,這跟政治很像,復習到后面你可以離開講義自己說說看從西周到現(xiàn)代發(fā)生了些什么事,就像講故事一樣。思想家另背,并且要有聯(lián)系和對比。外國教育史的法案現(xiàn)在考得也很頻繁,我的做法是列在紙上,利用零碎時間看,跟背單詞的方法一樣,這樣不太會有前攝抑制倒攝抑制,而且重復率高,容易變成長時記憶。心理學部分,我想說你理解了那真的好容易,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我說一個生活中的負強化,我跟室友約定一起去跑步,誰不去跑罰款100,去就不用罰,嘿嘿??偠灾?,理解,活用。最后,真題可以研究一下,但是333不能抱押重點的僥幸心理,只能是全部準備,然后突出某些重點,也未必是重點,杭師大中國教育史就考偏題。最后的重中之重,其實答題是門學問,勤思會專門教你的。
課程與教學論:這門課我用了最少的時間,我先按照大綱把書看了一遍,然后把大綱的問題及答案全部整理出來,然后弄真題,最后根據(jù)真題我自己還預測了一些題目,還挺準呢,呵呵。
總結(jié):致學弟學妹們,我覺得學習還是快樂的,它是內(nèi)驅(qū)力,然后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潛能無限,不信你去做個實驗,把很多回形針放進一個水滿的杯子里。每天信心滿滿又心情愉快你都感覺不到累,而且永遠都覺得我還有力氣沒用完。我想說考研這件事,非智力因素占一半,心理素質(zhì)太重要,人生路上其實耐心很重要,很多事情都還沒到終點,這是真實體會。預祝你們旗開得勝!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qs_liujing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