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勤思教育企業(yè)頻道 > 學員心聲-往期經(jīng)驗-學員日記
2017屆勤思學員李同學考入東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
班型:復試折桂班 總分:345 專業(yè)課:218
我本科漢語言文學,普通二本,跨考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屬三跨考生,由于很喜歡漢碩這個專業(yè)再加上我對書法和樂器比較擅長,而且以后想做一名教師,最終選擇東北師范大學(東師很重視才藝)。
初試就了解到勤思,雖然沒有報班,但還是有幸聽到了一些勤思的公開課,也買過勤思的資料,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由于我的初試分數(shù)不太高,所以想在勤思的幫助下能夠復試逆襲,復式班很有效果,面試中我暴露出許多問題,老師們一一糾正,我很快得到了提升。在英語方面,老師用一天的時間模擬各種題讓我回答,將近一百個問題的準備使我在真正考試的時候很自信也很順利的完成了回答。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們,我的成功有您們的功勞。
專業(yè)課與公共課復習建議
1.現(xiàn)代漢語上下冊
這是專業(yè)一最重要的課本,我是從三月開始看書的,每天看幾節(jié),因為我手比較慢所以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第一遍看我對應著通關寶典那本題,看了書就做題,建議這時候做全國真題卷。第二遍看書是在暑假之前看完的,對應著勤思的視頻,一定要在讀完一節(jié)書后再去看視頻,看老師講的哪個知識點是你沒看到的,或者沒想到的。我們的期末考試比較費時間,所以我暑假看的第三遍,這次就是做課后題,每一章列框架。第四遍已經(jīng)九月中旬了,我按題型總結,所有的名解找出來,簡答論述的題目列在紙上,然后買了小凳子就在樓道背書[捂臉]也同時開始做東師的真題,(現(xiàn)漢大概背了四次,我太懶,應該七次左右就忘不了了),把每個題都標在書中對應的地方,筆記本上分析出題的規(guī)律,到后期就總結重點的名解而不是全部名解去背?,F(xiàn)漢是比較基礎的,建議八月開學前多做題,打好基礎。
2.語言學綱要
這本書分值在三十分左右,一般出一個名解和一個大題,名解出在語音和詞匯,大題也比較基礎,可以和現(xiàn)漢結合起來學習,現(xiàn)漢提到的可以不看,重點看現(xiàn)漢中沒有的,我完整的只看了一遍課本,后期直接背書,大概有三遍。
3.古代漢語上下冊
專業(yè)一一共五本書,古漢占20到30分,題型一般是加標點,解釋字詞,解釋段落,這個我當時沒有復習古漢,就是練了一下加標點的題,結果今年考翻譯。文言文的材料一般出自課外,也有出課本的,平時的積累很重要。
4.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這是一本很經(jīng)典的課本,考漢碩專業(yè)的學校一般都考引論,引論分值比重在專業(yè)二中最大,東師大概考90分,我是在寒假就買了課本看了第一遍,可第一遍什么都不懂,開學第二遍看完才有了大體框架,引論我前期沒有做題,只有看課本和對應的視頻,到暑假我開始背資料,但還是一知半解,背的東西很難貫通。直到開學還是很迷茫,不過有幸遇到一個學姐給我劃了重點,我又買了另一個學姐總結好的考點,這才把引論這個大難題解決掉,九月中旬開始背書,忘記多少遍,總之到最后書已經(jīng)爛了。除了背書就是做東師的題,按題型反復進行到考前。
5.中國文化要略
這本書在大三下就需要看,分值在30分左右,全是小題和名解,我在寒假過了一次課本,開學沒時間看只看了一次,其實有時間的同學睡前看看對應的視頻也不錯,對其他考試也有幫助。我是從暑假開始背的,開始背資料上的筆記,后來開學又背課本上的重點,總結名解,其實這個書把名解背熟,細小的知識需要點滴積累。
6.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
題型是名解和案例分析,這本書大三下我只看了一次,是從大四上的十月開始背名解,案例分析也比較晚,十一月才開始寫(我太懶,大家不要學我?。记拔揖氝^四五篇,學姐告訴我不要把第一次留在考場上,于是就背了模板,加上練習,考場上還挺輕松。
7.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
這本書分值大概十分到二十分,背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就夠了,每一章有個小結要背了,注意和引論的聯(lián)系以及引論上沒有的知識。我這個書的復習也比較晚,重點都在引論上。
公共課
1.英語
英語在前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千萬不能偷懶。我三月份開始背單詞,同時做真題,真題需要反復做,一直到考研前都是單詞和真題,暑假可以背誦一部分作文,考前一個月集中背作文。
2.政治
政治我報了考研班,暑期聽了課程,每天做固定的量,做完以后看了一遍錯題。11月開始模擬題,背誦知識點。收獲很大,政治很好提分,大家不用擔心。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2018的學弟學妹們,考研的路上會遇到很多挫折,一定要學會忍耐與堅持,你要相信,時光不會辜負每一個平靜努力的人。祝你們考研成功!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qs_chenqianzhi )